玉兰花下的传承

 浏览:2904 次
 0篇评论

  这是村子里北头邻水的小屋,有篱笆围着的小院,干净、错落有致。特别是小屋的里头陈列的各式各样的玉兰雕塑,幽楚动人,仿若凝香溢满整个小屋。

  我初次见到这位老人的家,真是“走进大自然的画卷”。留连忘返间,再瞻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塑,我不禁心生“工匠心,匠心独运”的赞叹。那位老人已双鬓苍苍,却依然不忘初心地雕刻着玉兰花,如同“春蚕到死丝方尽”,他的坚持和精神让人敬佩。玉兰浮现于素白的雕塑之上,活灵活现,似有花香沁透出来。

  后来,听说那位老人的手萎缩了,操不了刻刀了,有时候看到他总是巍颤颤的伫立在洁白的雕塑前,一动不动,似有所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对他的坚持不禁怅然若失。

  岁月荏苒,世间安稳,“沧海桑田,人事全非”,那苍老的声影在我眼里渐渐模糊,可玉兰仍在心中清晰如昨……

  返乡,重游故里。“归乡似游子”的心情雀跃着。那间小屋仍在,小院还是那么的干净整洁,在一个角落木架上摆着几盆绿油油的花草,显得“绿树成阴,绿草如茵”。那位老人在否?我推开门,随着轻微的声响看去,一个年轻的后生仿佛“继往圣绝学”,手持着刻刀,聚精会神的在玉石上来回穿梭着。眼前如清风徐来,落木潇潇,又如小桥流水轻歌曼舞,“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玉石胚上的线条愈加生动丰满了......举手投足间,那个后生像久经沙场的将军指挥者千军万马。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玉兰又盛开了。“春回大地”,一片片细长的叶儿舒展开来,一簇簇的花蕊争奇斗艳,细细看去,一只蝴蝶轻盈地落在花瓣上,“蝶恋花间花恋蝶”,翩翩起舞。

  不知什么时候,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后生的身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也笑了,老人的手艺有了传承,“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传统手艺在这位后生这里发扬光大。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守着这份淡然,“心如止水”,该是多么不容易呀!

  “薪火相传,金石为开”,但愿中华文化瑰宝永在,但愿工匠传承精神长存!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