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晨光里的中国梦
清晨六点的海风掠过演武大桥,爷爷总爱站在这里看日出。他布满老茧的手指点着海平面:"我们年轻时出岛要等退潮,现在你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四座跨海大桥像四根琴弦在海面上架起,渡轮的汽笛声里,集装箱货轮正缓缓驶向远方。
我书包里还装着二十年前的厦门地图。泛黄的纸页上,老机场像片孤零零的叶子,航线只延伸到北京。如今的T4航站楼里,我见过金发碧眼的女孩抱着鼓浪屿馅饼礼盒,听见不同语言的惊叹在玻璃穹顶下交织。地铁1号线从杏林湾穿行而过时,窗外白鹭掠过红树林的倒影,总让我想起课本里"人在画中游"的句子。
放学时经过社区垃圾分类站,王阿姨的蓝马甲早被汗水浸透。她把空矿泉水瓶投进可回收箱的动作,像钢琴师按下琴键般优雅。76路公交车上,初中生扶着拄拐杖的老伯慢慢落座,阳光透过车窗在他们身上织出淡金色的网。这些零碎的温暖,像沙坡尾老墙缝里钻出的三角梅,不知不觉就开成了整面花墙。
爷爷说建设特区那会儿,建设者们在海堤上吃着咸菜扛石头。现在的我们不必再肩挑背扛,但把共享单车摆整齐的指尖力量,给环卫工人递矿泉水的举手之劳,何尝不是在续写这座城市的诗篇?当厦航飞机掠过双子塔冲向云端,我忽然懂得,每个人都是时代长卷里的墨点,聚在一起才能绘就壮丽山河。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