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四季故事
我家后山坡上长着一片青翠的竹林。每当我推开窗户,总能看到它们随风摇曳的身影。这些竹子教会我很多道理,就像一位沉默的老师。
春天里最有趣的莫过于看竹笋破土。记得上个月雨后,泥土里突然冒出了尖尖的笋芽,像小火箭似的往上窜。它们顶着棕褐色的"盔甲",在湿润的泥土里发出细微的"咔咔"声。外公说这时候的笋子每天能长高半尺,我特意用红丝带绑在竹笋上做记号,第二天果然发现丝带已经够不着顶了。
到了暑假,整片竹林都热闹起来。蝉儿在竹枝间开演唱会,阳光透过层层竹叶,在地上织出跳动的光斑。我发现竹子并不是直挺挺地往上长,它们的茎秆会先弯成优雅的弧线,再倔强地向上延伸。竹叶相互摩擦时沙沙作响,仿佛在说悄悄话。
秋天给山坡换了新装,银杏树披着金灿灿的袍子,枫树举着火红的巴掌。但竹林依然保持着青翠,只是颜色变得深沉了些。农民伯伯把成熟的竹子砍下来,做成晾衣竿、扫帚柄。被砍过的竹桩旁,很快又冒出新芽,让我想起课本里说的"野火烧不尽"。
寒冬来临时,我总担心竹子会被积雪压垮。可它们巧妙地弯下腰,让积雪顺着光滑的外衣滑落。有天清晨,我看见竹枝上凝着冰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就像挂满了水晶风铃。风过时冰晶叮咚作响,积雪簌簌落下,露出底下依然鲜活的绿色。
前些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看刘伟叔叔用脚弹钢琴的视频。看着他灵活的双脚在琴键上跳跃,我突然觉得他就像风雪中的竹子。袁隆平爷爷在田间工作的照片,多像在泥土里扎根的竹鞭。还有那位看不见世界的海伦阿姨,她用手触摸竹叶时的笑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强。
很多人爱牡丹的富贵,爱荷花的清高,爱梅花的孤傲。可我最爱竹子的实在劲儿,它们不挑土地,不求赞美,只是默默地生长、成材。每当我遇到难题想放弃时,就会跑到竹林里,听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给我鼓劲。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