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相遇的时光

 浏览:4726 次
 0篇评论

去年整理书柜时,那本蓝布封面的《人间词话》忽然从顶层跌落,惊醒了沉睡五年的记忆。八岁生日那天,外公将这本带着墨香的书放在我掌心,当时我还不懂,这个朴素的礼物会成为打开诗歌世界的钥匙。

书页间藏着许多秘密符号:王国维先生说读诗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就像看魔术师既要沉醉于戏法,又要悄悄观察他袖口的花样。我最爱在放学路上揣摩"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画面,看雨珠在池塘点出涟漪,想着杜甫当年是否也这样蹲在田埂上观察。

书中说的"诗有三境"让我困惑许久。直到去年深秋,我在湘江边看到落日熔金,忽然明白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等待——不是数着经过的船帆,而是数着心上人离家的天数。那些诗句原来都带着体温,是古人在信纸上呵气成霜时写下的心跳。

现在我的书包总揣着诗词小札。背"大漠孤烟直"时会想起地理课学的戈壁季风,读"采菊东篱下"便惦记着外婆种的秋菊。诗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注释题,而是古人递来的望远镜,让我看见千百年前的月光同样照亮着今天的窗台。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