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光影:冷暖交织的市井图

 浏览:24761 次
 0篇评论

"生活就像个双面舞台,左边在唱欢快的歌,右边却在演苦涩的戏。"两年前初到香港时,余华先生的这句话突然有了画面。这座不夜城的光影里,藏着太多让人又哭又笑的故事。

除夕夜的兰桂坊像是被施了魔法。霓虹灯把街道染成流动的彩虹,各国语言的笑声在楼宇间碰撞。我跟着潮水般的人群涌动,看街角歌手抱着吉他唱《海阔天空》,围观魔术师变出会发光的鸽子。当烟花在维港上空炸开时,整座城市都成了金色童话里的布景。

可这座城的日出总来得太早。清晨六点,我在便利店买热牛奶,撞见几个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蹲在路边吃鱼蛋粉。他们的领带歪斜着,皮鞋上沾着昨夜狂欢时踩到的彩带。转角报刊亭的老伯戴着老花镜,正把当天的报纸按颜色分类码好。

走到庙街口时,我看见穿碎花衫的阿婆在收拾菜摊。她脚边躺着个醉汉,怀里还抱着半瓶洋酒。晨跑的青年停下来帮忙捡滚落的土豆,阿婆却摆摆手:"后生仔赶时间上班啦,这些阿婆自己来。"她的塑料拖鞋踢踏踢踏响着,在空荡的街道上格外清脆。

最难忘那天在佐敦道。暴雨突至时,穿校服的小学生把书包顶在头上乱窜。茶餐厅老板娘忽然推开玻璃门大喊:"学生哥快进来避雨!"转眼间湿漉漉的店铺里挤满孩子,收银台变成临时晾衣架,挂着五颜六色的校服外套。我捧着免费的热阿华田,看老板娘边擦桌子边唠叨:"现在的天气预报比男朋友还不靠谱。"

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短剧。高楼玻璃幕墙倒映着拾荒者的背影,米其林餐厅后巷飘着街边摊的炊烟。就像维港的海水,既托着万吨货轮,也养着细细的银鱼苗。我们都在潮起潮落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盏渔火。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