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利益的平衡之道
夏夜读书时读到孔子的故事,我托着腮帮子陷入困惑:子路救了落水者收下谢礼被批评,子贡赎回奴隶自掏腰包却被责备。直到蝉鸣声里突然想通——原来评判善举的标准,要看谁获得了更大的益处。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就像天平的砝码,需要我们仔细衡量。
去年参观农业博物馆,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陈旧的草帽和计算器,这是袁隆平爷爷用过的物品。讲解员说,2000年袁爷爷获得国家颁发的500万元科技大奖时,曾有记者问他会不会捐出奖金。袁爷爷笑着摇头:"我要用这些钱继续改良杂交水稻。"当时展厅里金黄的稻穗模型在灯光下闪耀,我忽然明白,科学家获得物质奖励能激发更多创新,最终让千万人吃饱饭,这才是最大的道德。
记得东京奥运会期间,妈妈总在晚饭时念叨:"刘翔当年退赛被骂得多惨,现在运动员拿奖金也有人酸。"我看着电视里夺冠的游泳小将眼角还挂着泪花,想起她每天泡在泳池十小时的报道。当新闻里播放她将部分奖金捐给山区体育教室时,爸爸拍着大腿说:"该得的奖励拿着,该做的善事做着,这才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当然,我们身边也有不和谐的音符。上周班会讨论校园义卖,有同学提议把班级卖废品的钱私分,立刻被班长严肃制止。班主任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圆:"个人利益是小圆,集体利益是大圆,小圆可以存在,但绝不能压碎大圆。"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黑板图案上,像给这个道理镀了层金边。
道德不是空中楼阁,利益也不是洪水猛兽。就像奶奶腌咸菜总要掌握好盐的比例,我们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也要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当每个人的小善举都像春雨滋润土地,整个社会的道德花园就会开出更美的花朵。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