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古寺游记
"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吟诵着皮日休的诗句,我踏进了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寺。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朱红色的院墙上,把"龙华古寺"四个鎏金大字照得发亮。
顺着青石板铺就的中轴线往里走,迎面便是弥勒殿。金身大佛盘腿坐在莲花座上,圆润的脸庞上挂着我见过最温暖的笑容。他右手握佛珠,左手托布袋,袒胸露腹的模样让我想起课本里"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句子。几个香客虔诚叩拜时,檐角悬挂的铜铃被风拨动,发出细碎的清响。
穿过庭院,钟楼巍然矗立。仰头望见那口铸于明代的青龙铜钟,导游说它重达三千斤。闭目想象晨钟暮鼓的盛景,耳畔似乎真的响起了"远钟初泊晚"的浑厚余韵。这时有片银杏叶飘落肩头,金黄的扇形叶片上还沾着香炉里飘来的檀香。
最震撼的当属大雄宝殿。十八根朱漆立柱撑起飞檐翘角,藻井上绘着飞天彩绘。三十六尊鎏金罗汉像神态各异:降龙尊者怒目圆睁,伏虎罗汉手持钢叉,沉思者托腮凝望虚空。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射进来,给每尊塑像都镀上了流动的金边。
驻足天王殿前的放生池畔,看锦鲤在睡莲叶下游弋。几位老僧人手持笤帚清扫落叶,布鞋踏过青砖的簌簌声与檐角风铃的叮咚声交织成曲。回望重重殿宇在暮色中渐次亮起灯火,忽然懂得了"古刹钟声岁月长"的深意。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