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你好!
晚自习的灯光下,我又在草稿纸上演算着那道总是出错的数学题。前桌蒋祎佳翻动试卷的沙沙声像根羽毛,轻轻挠着我的耳朵。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总是用她工整的笔记和永远提前完成的作业,在我心里种下一颗颗不服输的种子。
记得那次月考后,李老师抱着一叠试卷走进教室。当"蒋祎佳99分"的报分声响起时,我看见她的后背不自觉地挺直了,像棵沐浴着春雨的小白杨。那天我攥着92分的卷子,盯着她作文本上被画了三个波浪线的排比句看了好久。从那天起,我的错题本不再只有红笔订正,还多了蓝笔写的"如果这样写会不会更好"。
古筝教室的檀香里,我的指甲片在弦上磨出了细小的缺口。每周六下午,当其他同学还在午睡时,我和林晓玥总是不约而同提前半小时到校。隔着薄薄的屏风,她弹《渔舟唱晚》时清泉般的轮指声,总让我在练《高山流水》时不由自主地加快摇指速度。考级那天,我看见她手背上的医用胶布,突然明白那些优美的旋律里藏着多少看不见的茧。
历史课上读到泰森的故事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作响。那个曾经称霸拳坛的男人,在失去对手后竟像断线的风筝般坠落。这让我想起上周篮球赛,当我们班领先二十分时,队长反而要求换下主力——原来真正的强者,最怕的不是强劲的对手,而是失去丈量自己的标尺。
此刻望着课桌上用铅笔淡淡描的"加油"二字,我终于懂得:那些让我心跳加速的名字,那些让我辗转反侧的分数,那些让我指尖生疼的琴弦,都是岁月馈赠的礼物。就像春笋需要坚硬的泥土,航船需要汹涌的浪涛,而正在抽穗的我们,怎能缺少那些令人既紧张又期待的较量?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