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南京城的掌灯人

 浏览:2644 次
 0篇评论

清晨六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我轻手轻脚地给儿子整理书包。八岁的他正在镜子前笨拙地系红领巾,朝阳透过梧桐叶在窗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驾驶着黑色公务车穿过颐和路时,民国建筑群的红砖墙上跳动着晨跑的市民身影,玄武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里,早班的环卫工正在打捞漂浮的落叶。

将儿子送进琅琊路小学后,我径直赶往中山东路的市政府大楼。办公桌上摆着三份亟待处理的文件:秦淮河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氨氮含量超标,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工程遭遇文物保护争议,还有媒体整理的市民热线高频问题汇总。我翻开笔记本,在"民生台账"栏里郑重写下:本周要落实老门西棚户区适老化改造方案。

下午的专项会议上,城建局长正在汇报地铁七号线施工进度,我的手机突然震动——是12345转来的紧急工单。家住评事街的张奶奶在电话里哽咽,说她家漏雨的屋顶在梅雨季成了"水帘洞"。我当即在便签纸上画出简易流程图:房管局现场勘查→应急维修基金启用→街道办三日回访。当秘书小跑着去传达指令时,我看见窗外新街口的玻璃幕墙上正掠过成群的雨燕。

傍晚巡查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途中,车载广播里传出熟悉的《茉莉花》旋律。同行的规划专家指着图纸讲解海绵城市设计,雨水中混着江畔芦苇的清香。我忽然想起儿子昨天的作文题目《我爸爸的城市》,他在方格本里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办公室有盏总亮着的台灯,妈妈说那是给整个南京守夜的星星。"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