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上的论语梦

 浏览:3101 次
 0篇评论

晨雾未散时,我总在窗棂透进的微光里遇见那个少年。他腰间斜插卷边的《论语》,肩头盘着褪色的麻绳,像早春枝头未化的残雪,带着某种欲说还休的凝重。

那年我在苦竹寺抄经,山门外忽闻铜铃叮当。但见灰袍僧人踏着悬空绳桥而来,足尖点过晨露浸润的麻绳,惊起檐角宿鸟。他却在摇晃的绳索中央站定,自怀中掏出书卷诵读,惊鸿般的身影倒映在放生池里,与游鱼共舞成趣。老方丈说这是云游的杂耍僧,我却在他诵读"君子坦荡荡"时,瞥见掌心经年握剑留下的茧。

后来在燮国旧都的酒肆,说书人拍响醒木。原来那走绳的僧人竟是亡国君侯,金銮殿的玉阶化作市井街头的粗麻绳。百姓都说端白王愚钝,我却记得他跌落王座那日,亲手解开象征王权的九旒冕,将缀珠分给街边的乞儿。他说这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转身走向城门外等待的杂耍班。

秋雨打湿青石板的午后,我在城南茶馆再遇他。褪色的袈裟换成粗布短打,仍在绳上翻着鹞子翻身,围观孩童掷来的铜钱叮当落入陶钵。歇息时他倚着老槐树读《论语》,书页间夹着晒干的竹叶。我问他为何执着于绳索与典籍,他笑指头顶交错的老枝:"你看这枝桠可像'礼'字的笔划?"忽然纵身跃上横枝,惊落满庭金黄的银杏。

暮色四合时,他收拾行囊走向城门。残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腰间麻绳与书卷在青石板上拖出蜿蜒的痕迹,如同写下未完的"仁"字。护城河的浮萍聚了又散,我忽然懂得,那绳索是丈量天地的规矩,书卷是叩问内心的准绳。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