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下的江湖路

 浏览:2724 次
 0篇评论

夏夜庭院里竹影婆娑,我总爱把旧竹椅当成骏马,握着一截枯枝当宝剑。蝉鸣声中,父亲手机屏幕里跃动的武侠光影,在我八岁的瞳孔里种下了江湖的种子。黄海冰饰演的沈浪策马扬鞭时,我忽然明白,原来故事里的刀光剑影,都是演员用血肉之躯搭建的星河。

初中加入话剧社后,我常在更衣室的镜子前练习眼神。试着让瞳孔里既有令狐冲的洒脱,又要藏住林黛玉式的哀愁。去年元旦晚会,我扮演《射雕》里的黄蓉,当聚光灯烤得额头沁汗时,恍惚看见台下观众眼中闪着和我当年同样的光。那一刻,竹椅上的枯枝在记忆里开出了桃花。

每周六清晨,我都要穿过晨雾去少年宫学形体。压腿时疼得咬住衣领,却想起程蝶衣在戏班子的冬夜。老师总说:"戏曲讲究手眼身法步,演戏得先把自己变成容器。"于是我在课本空白处记下市井吆喝,在公交车上观察老人的步态,就像燕子衔泥般收集着人间烟火。

去年探访上戏校园时,梧桐叶正簌簌落在红砖墙上。路过黑匣子剧场,隐约听见里边的台词声在走廊回旋。我忽然想起《霸王别姬》里关师傅的话:"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风起时攥紧背包带,忽然觉得离八岁那年的竹椅江湖,又近了几步。

月光漫过窗台时,我会把白日收集的表情在镜中一一铺展。有时是卖糖葫芦大叔的笑纹,有时是同桌生气时皱起的鼻翼。这些碎片在暗夜里渐渐拼成通往武侠世界的星图,而我知道,当晨光再次照亮练功房的地胶时,又该去追逐新的星辰了。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