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四季谣

 浏览:2723 次
 0篇评论

村西头的芦苇荡是我童年的记事本。春日里钻出嫩芽时,总有几个光脚丫在泥滩上踩出歪歪扭扭的脚印,惊起的水鸟掠过水面,翅膀尖沾着露珠在阳光下碎成星星。到了秋天,芦花白茫茫一片,老张叔撑着竹筏穿行其间,船头搁着新采的菱角,船尾跟着扑腾的麻鸭,惊得鲤鱼跃出水面,在暮色里划出银亮的弧线。

村口的古杨树比祠堂的族谱年纪还大。树干上的沟壑里藏着蝉蜕和蚂蚁窝,树冠投下的阴凉能罩住整个麦场。收麦时节,树荫下支起竹匾晒新麦,麦香混着汗味在热浪里翻腾。树杈上挂着的铜铃铛是前清留下的,风起时叮咚作响,和着打谷机的轰鸣,像是给丰收打着节拍。

河沿边的野雏菊最懂时令。清明才冒尖,端午就开成了金色的河,引得放牛的二娃子总要编个花环扣在牛角上。等霜降前后,枯黄的草茎在风中沙沙作响,倒伏的草浪里突然蹿出野兔,惊飞了埋头啄食的麻雀,扑棱棱飞过正在浇冬小麦的李婶头顶,惹得她笑骂着扬起葫芦瓢。

这两年新修的柏油路像条黑缎子,把村头的老磨坊和镇上的快递站连成了线。王会计家的小超市装了冰柜,夏天卖雪糕的吆喝声里,总混着卡车运建材的轰鸣。但祠堂门口的石板路还留着旧模样,雨水冲刷出的纹路里,映着挑担货郎的身影,也映着骑电动车的红裙子姑娘。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