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教室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总让我想起李老师鬓角的白发。那些年她站在讲台上的身影,就像春雨浸润着教室的每个角落。
六年前初见时,李老师穿着淡青色衬衫走进教室,粉笔灰落在她乌黑的马尾辫上。她总说:"教书是件细水长流的事。"那时我还不懂这句话的分量,直到看见她深夜批改作业时,台灯在她眼周投下的淡淡阴影。
记得初二那年秋游,返程时突降暴雨。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抛锚,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李老师脱下米色风衣罩在瑟瑟发抖的小雨身上,自己穿着单薄的毛衣在雨中来回奔走。当她的身影第三次出现在车灯的光晕里,裤脚已沾满泥浆,却依然抱着从农户家借来的热水壶。那夜我们捧着搪瓷杯取暖时,听见她在过道里轻声咳嗽。
她的严厉藏在细节里。作业本上红笔批注的错别字,午休时悄悄放在我课桌上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有当我偷懒少写两道数学题时,她特意留在黑板上的同类型例题。有次月考我作文偏题,她让我重写了三遍,却在最后批语里画了颗小星星:"文字是心灵的镜子,要时时擦拭。"
今年教师节回母校,看见李老师正在教新生写"润"字。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依旧清脆,阳光穿过她发间的银丝,在"氵"旁投下细碎的光斑。窗台上那盆吊兰垂着新抽的枝条,像极了当年她为我们讲解"润物细无声"时,在黑板上画的春雨轨迹。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