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菜根见真味
去年深秋在旧书店拾得泛黄的《菜根谭》,竹纸页间仿佛藏着爷爷种菜时沾着泥土的手指印。我常坐在教室后排窗边读书,玻璃上凝结的雾气与书页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的墨字相映成趣。
书中说幼虫在浊泥中化蝉饮露,让我想起校门口槐树下搬家的蚂蚁。它们顶着比自己大数倍的面包屑,在水泥裂缝中迂回前行。就像书中说的"风斜雨急立得脚定",这些小生命在早春寒潮里依然能走出蜿蜒的轨迹。这让我明白困境原是造化的刻刀,正在雕琢我们生命的形状。
自习课时瞥见邻座同学反复修改数学错题,橡皮屑在夕阳里纷飞如雪。这画面突然与"宠辱不惊看庭前花"的句子重叠。原来真正的专注就像深潭映月,水面虽荡涟漪,月影始终圆满。我们追逐的分数、掌声,不过是掠过水面的流萤,真正值得守护的是心底那泓清泉。
放学路上遇见卖糖葫芦的老伯,竹签上晶莹的山楂像串起的红玛瑙。"贪得者虽富亦贫"的箴言在冰糖脆响中变得具体。当他笑着说起老家新盖的瓦房时,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晚霞,这或许就是知足者独有的富足。
如今书页边缘已微微卷起,像春茶在水中舒展。每当困惑时翻开某页,总能在字里行间听见种子破土的声音。原来最深刻的道理都生长在生活的土壤里,需要我们像老农侍弄菜畦般,用经历慢慢浇灌。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