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这所大学教我的事

 浏览:3916 次
 0篇评论

爷爷常说人生是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这些年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记得去年暑假在社区当志愿者时,有位拾荒老人佝偻着背整理废品,阳光透过他发白的鬓角,在皱纹里刻下深深的光影。这个画面让我突然意识到,教科书里的"众生平等"四个字,原来就藏在生活的褶皱里。

在社区服务站的三个月,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帮社区书记整理防汛资料时,他总会把文件柜最底层的资料自己蹲下取;和看门大爷聊天才知道,他年轻时竟是抗洪抢险的功臣。这些经历让我想起班主任常说的"成熟的稻穗会低头",真正有分量的人,往往最懂得以平常心待人。

有天中午在服务站值班,遇见两位家长为争抢公益课程名额争执不休。其中一位穿着考究的阿姨,前一秒还对着工作人员甜笑,转身接电话时瞬间冷脸呵斥快递员。看着她妆容精致的脸在玻璃窗上投下变形的倒影,我突然觉得那些刻意堆砌的笑容,远不如门口保安大叔递来矿泉水时的憨厚笑容温暖。

现在每天上学经过环卫站,总会特别注意那些橙色的身影。王阿姨扫完街道后,总要把扫帚倚在香樟树下,掏出小本子记录什么。后来才知道她在记录哪些路段落叶多,哪些商铺常乱丢垃圾。这些写在烟盒背面歪歪扭扭的字迹,何尝不是在书写城市文明的真谛?就像食堂打饭的赵师傅,总记得住哪个同学爱吃虎皮青椒,哪个不吃香菜。

上周暴雨突至,我看见快递小哥用雨衣裹着包裹在雨中奔跑,外卖骑手蹚着积水送餐。他们被雨水打湿的背影,让我想起教学楼里擦黑板的值日生,想起凌晨清扫马路的环卫车。这些不同岗位上的坚守,不正像春蚕吐丝般编织着社会的经纬线吗?古人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站在人生第十七个年头回望,社会这本无字书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是:真正的尊严不在他人的眼光里,而在自己挺直的脊梁中。就像校园里那排银杏树,春天抽芽时不张扬,秋天落叶时不哀叹,只是静静生长成自己的模样。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