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浏览:2773 次
 0篇评论

    我写下这个氤氲着疼痛和忧伤的字眼,让渐渐被岁月冲刷得只剩下班驳影像的回忆如电影胶片般一帧一帧地闪过,或喜或悲,书始终如同《夏至未至》里的香樟树般见证故事的发生,静静地在我的生命中打下烙印,从未离去。小时候不懂读书,看得最多的书不外乎作文选和《**全解》以及一大堆的无聊杂志,以至多年之后发现自己抄下的一大本优美词句而哑然失笑。那不是阅读,那只是为了所谓的提高写作水平而进行的机械扫描。真正的阅读,是不带任何功利性与一时之快——它是单纯的灵魂碰撞,是如朝圣般虔诚的。

    记得真正学会读书是看小四的《七月里的左右手》,尽管现在不再喜欢小四的苍白无力,但当时真的彻底被感动了。当时我面临是否转学的抉择,而小四在选科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让我产生前所未有的共鸣。我居然就这样理解了他的明媚和忧伤——伴随着那些让人心疼得掉眼泪的文字。原来书是可以这样读的,能够如此令人感动。

    或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读书仅仅只是为了追求一种感受。如同闭上眼睛躺在阳光下,让金黄色的温柔把自己包裹起来,逐渐融化开去……最后仿佛和阳光化为一体般沉浸在主人公的灵魂里;就像看着“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会流泪,看简爱在里德家的遭遇会紧握拳头——在这个过程中灵魂被交换了,心灵亦被火一般的感情灼下了痕迹。所以,每一次阅读所带给我的思考,都会增强我的存在感。如古语所云,良书如朋友,能陪伴我们在成长路上明辨是非,温暖心灵。黑格尔说过:“唯有精神是真实的存在,它是本质,也可以说它拥有在己的存在。”因为阅读,所以强烈地感觉到心灵在呐喊,发现自己是如此真实有意义地活着。就这样,足以让我很幸福,很幸福。

    这样的发现让我激动不已。我曾经沉沦在成长中那些颤动人心的情愫与颓废中,我看着曾经一起的人辍学,离家出走,移民甚至所谓的出来混……然后像一场梦一样,所有的人都可或不可避免地被推上了不同的路。我以为,我以为我的青春也会那般苍白无力,甚至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刺伤我平凡又落寞的人生。可是,我没有。我幸运地在书中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属,不再彷徨。刘墉说:“为善不求福报,福报自来。”一直以来,我从没想过会从书中得到什么,甚至写作时也不愿借林妹妹或玛格丽特之类的来彰显文采——怕亵渎了。但我却从中得到了最大的财富——那是成长道路上的不竭动力,是流逝岁月中的光辉年轮,是漫长黑夜中的不熄明灯。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