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阳光像妈妈织毛衣的金线,把我们的毕业研学旅行缝进记忆里。这次我们班要去杭州和上海,老师说这是用脚步丈量课本里的知识。
在运河边的伞博物馆,我闻到了淡淡的桐油香。玻璃柜里躺着把破旧的油纸伞,伞面裂得像奶奶的手掌纹。讲解员姐姐说,古人用竹子做伞骨,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伞能防雨吗?"小胖摸着脑袋问。姐姐笑着撑开一把新做的油纸伞,细密的雨珠在伞面上跳起圆舞曲。我突然明白,古人说的"慢工出细活",大概就像春蚕吐丝那样需要耐心。
转过拐角,我们来到刀剑展区。青铜剑身上的绿锈像苔藓,让我想起老家屋檐下的青石板。当看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居然能切开十层宣纸,大家都发出"哇"的惊叹。最有趣的是剪刀展柜,唐朝的剪刀像展翅的仙鹤,明朝的剪刀手柄上还刻着梅花。原来剪刀也会跟着时代"长大",就像我们每年在门框上刻身高线。
黄浦江的风吹乱了我的红领巾,对岸的东方明珠塔像糖葫芦串戳进云朵里。外滩的老建筑让我想起爷爷的旧怀表,每座钟楼都在讲述不同的故事。英国领事馆的砖红色墙面像烤红薯,海关大楼的钟声比学校上课铃还要洪亮。我们趴在石栏杆上画画,江面货轮的汽笛声惊飞一群白鹭。
回程大巴上,阳光在车窗上绣金边。我摸着书包里收集的纪念票根,忽然觉得知识就像外婆熬的八宝粥,需要慢慢熬才能尝出各种滋味。这次旅行让我懂得,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翻课本,更要用心去触摸时光的温度。
六月的阳光像妈妈织毛衣的金线,把我们的毕业研学旅行缝进记忆里。这次我们班要去杭州和上海,老师说这是用脚步丈量课本里的知识。
在运河边的伞博物馆,我闻到了淡淡的桐油香。玻璃柜里躺着把破旧的油纸伞,伞面裂得像奶奶的手掌纹。讲解员姐姐说,古人用竹子做伞骨,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伞能防雨吗?"小胖摸着脑袋问。姐姐笑着撑开一把新做的油纸伞,细密的雨珠在伞面上跳起圆舞曲。我突然明白,古人说的"慢工出细活",大概就像春蚕吐丝那样需要耐心。
转过拐角,我们来到刀剑展区。青铜剑身上的绿锈像苔藓,让我想起老家屋檐下的青石板。当看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居然能切开十层宣纸,大家都发出"哇"的惊叹。最有趣的是剪刀展柜,唐朝的剪刀像展翅的仙鹤,明朝的剪刀手柄上还刻着梅花。原来剪刀也会跟着时代"长大",就像我们每年在门框上刻身高线。
黄浦江的风吹乱了我的红领巾,对岸的东方明珠塔像糖葫芦串戳进云朵里。外滩的老建筑让我想起爷爷的旧怀表,每座钟楼都在讲述不同的故事。英国领事馆的砖红色墙面像烤红薯,海关大楼的钟声比学校上课铃还要洪亮。我们趴在石栏杆上画画,江面货轮的汽笛声惊飞一群白鹭。
回程大巴上,阳光在车窗上绣金边。我摸着书包里收集的纪念票根,忽然觉得知识就像外婆熬的八宝粥,需要慢慢熬才能尝出各种滋味。这次旅行让我懂得,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翻课本,更要用心去触摸时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