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详情页
更多精彩优秀作文,尽在赶考状元App
查看>
当目光化作力量
物理学家 一样
4434

晨光中的粉笔灰在教室里漂浮,像无数未落定的选择。我总爱趴在课桌上观察这些微粒,它们时而聚集成光束中的银河,时而消散成看不见的尘埃。这让我想起物理课上老师讲过的双缝实验——当人们开始观察,光子的轨迹就变得确定。

去年深秋的操场,我目睹了这样一次"波函数坍缩"。校运会的百米决赛中,三班的小林突然摔倒在跑道上。人群先是静默,像无数未开启的摄像机镜头。直到有个穿红色卫衣的男生冲出人群,接着是校医的白大褂掠过草皮,最后整个操场都流动起来。那个瞬间我忽然明白,当第一道目光转化为行动,整片围观的海就会掀起温暖的浪。

这样的转化时刻,常常藏在生活的褶皱里。记得班级图书角的绿萝蔫了整整两周,叶子像垂下的问号。直到小羽每天悄悄浇水,蜷曲的叶片才重新舒展成惊叹号。我们的生物角现在挂着"值日生:全体同学"的牌子,每双观察的眼睛都成了守护的手。

物理老师说微观世界的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实人也如此。当我们在教室窗口看见低年级同学冒雨搬运教材,在公交站台发现老人摸索零钱,在小区门口目送快递员扛着重物——这些观察的波纹,都可能凝结成具体的帮助。就像量子世界里的观测引发坍缩,我们的注视本身就在创造可能性。

黄昏时我常去实验楼顶看鸽子起飞。它们盘旋的轨迹让我想起薛定谔那个著名的猫——在打开盒子前,每个生命都包含着无限可能。而当我们选择成为那个打开盒子的人,虚无的概率云就会落地为真实的花朵。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观测者:他们的目光不是冷冰冰的镜头,而是带着体温的烛火,既能照亮黑暗,又能温暖寒夜。

分享给朋友
思路解析(思维脑图)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