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的老药箱蒙着薄灰,铜锁扣早已氧化发黑。每当我用指尖摩挲箱面上模糊的"仁心堂"字样,总会想起姥爷布满老年斑的手,曾无数次开启这个装满人间疾苦的木头匣子。
姥爷总说治病要先治心。记得他接诊时总要摘下老花镜,用温厚的手掌覆住病人的手背。那时我蹲在诊室门槛上,看他用毛笔在黄草纸上开方子,笔尖悬停处落下细碎的墨点,像冬日里飘落的药渣。他总把药价压得极低,遇上贫寒人家便悄悄塞几枚煮熟的鸡蛋。
姥姥走后的深秋,我撞见姥爷独自对着药箱抹眼泪。霜白的发梢沾着晨露,手指反复摩挲箱内隔层里褪色的红头绳——那是姥姥生前系药包用的。他教我认药时曾说:"当归当归,可有些人是永远归不来的。"当时不懂话中深意,如今想来,药香里裹着的都是说不出口的思念。
最后一次见姥爷是在ICU病房。他戴着呼吸面罩,却执意让我取来纸笔,颤抖着写下"大医精诚"四个字。监护仪的绿光映着他眼角的泪,比任何话语都更清晰地烙在我心上。那只握惯银针的手最终没能抓住春天的柳絮,却在某个清晨化作白蝶,永远停在了药箱的铜锁上。
现在的我常常站在中药柜前,看阳光穿过百子柜的菱形格,在地上投出斑驳的阴影。当归、熟地、甘草的香气交织升腾,恍惚间又听见姥爷的咳嗽声混着捣药声,从记忆深处轻轻传来。
窗台上的老药箱蒙着薄灰,铜锁扣早已氧化发黑。每当我用指尖摩挲箱面上模糊的"仁心堂"字样,总会想起姥爷布满老年斑的手,曾无数次开启这个装满人间疾苦的木头匣子。
姥爷总说治病要先治心。记得他接诊时总要摘下老花镜,用温厚的手掌覆住病人的手背。那时我蹲在诊室门槛上,看他用毛笔在黄草纸上开方子,笔尖悬停处落下细碎的墨点,像冬日里飘落的药渣。他总把药价压得极低,遇上贫寒人家便悄悄塞几枚煮熟的鸡蛋。
姥姥走后的深秋,我撞见姥爷独自对着药箱抹眼泪。霜白的发梢沾着晨露,手指反复摩挲箱内隔层里褪色的红头绳——那是姥姥生前系药包用的。他教我认药时曾说:"当归当归,可有些人是永远归不来的。"当时不懂话中深意,如今想来,药香里裹着的都是说不出口的思念。
最后一次见姥爷是在ICU病房。他戴着呼吸面罩,却执意让我取来纸笔,颤抖着写下"大医精诚"四个字。监护仪的绿光映着他眼角的泪,比任何话语都更清晰地烙在我心上。那只握惯银针的手最终没能抓住春天的柳絮,却在某个清晨化作白蝶,永远停在了药箱的铜锁上。
现在的我常常站在中药柜前,看阳光穿过百子柜的菱形格,在地上投出斑驳的阴影。当归、熟地、甘草的香气交织升腾,恍惚间又听见姥爷的咳嗽声混着捣药声,从记忆深处轻轻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