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追星人
浏览:4931 次
0篇评论
教室后墙的荣誉栏里总贴着科学家的画像,其中那位挽着裤腿站在稻田里的老人最让我好奇。直到去年暑假读了《稻田守望者》这本书,我才真正读懂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1942年的湖南乡下,十二岁的袁隆平光着脚丫踩在泥田里。田埂上逃荒的人群摇摇晃晃,襁褓里的婴儿连哭声都微弱得像小猫。这个场景像钉子般扎进少年心里,让他许下"要让稻穗长成扫帚大"的誓言。三十年后的云南地震中,农科院的白墙裂成了蜘蛛网,五十四岁的他却在瓦砾堆旁搭起竹棚,把装着稻种的玻璃瓶紧紧搂在怀里,就像护着刚出生的婴孩。
去年我在少年宫学国画时,老师总说我握笔的手抖得像筛糠。有次墨汁溅脏了宣纸,我气得把狼毫笔摔进洗笔筒。那天晚上重读袁爷爷的故事,忽然想起他带着学生在四十度高温里给稻花授粉,衬衫上的盐渍白得刺眼。后来我在窗台上养了盆小麦,每天浇水时都能看见自己映在玻璃上的身影,恍惚间竟和书本里那些躬耕的背影重叠了。
现在我的素描本里夹着金黄的稻穗标本,书法作业里藏着"禾下乘凉"的梦想。也许我成不了达芬奇那样的全才,但袁爷爷教会我:追梦不是非要摘星星,能在自己的田里种出月光,同样值得骄傲。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