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独行路

 浏览:4515 次
 0篇评论

清晨六点半的寒气钻进领口,我缩着脖子站在单元门口。书包带子勒得肩膀生疼,左手攥着凉透的豆浆,右手在羽绒服口袋里数钥匙齿——三单元铁门的钥匙有个豁口,得找准角度才能打开。这是父亲宣布不再送我上学的第七天,也是我独自穿过三个红绿灯路口上学的第三十二个清晨。

从前坐在父亲电动车后座时,总觉得冬天的风是暖的。他会用后背替我挡住寒风,校服口袋里的热包子永远冒着白气。可那天早晨父亲把钥匙放在玄关柜上:"今天开始自己走吧,十二岁该认路了。"我盯着钥匙上摇晃的蓝色挂坠,突然发现父亲的后背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像门框那样直挺挺的,再也不会为我弯成挡风的弧度。

最初几天总要对着门牌号反复确认,过马路时把红绿灯读秒数得比背课文还认真。在第三个路口遇见卖烤红薯的老伯后,我记住了他三轮车上挂着的铜铃铛,叮叮当当的声音比手机闹钟更让人安心。当体育老师宣布达标测试要跑八百米时,我突然发现每天多走的那二十分钟,让呼吸变得像春日溪水般绵长。冲过终点线那天,梧桐树的枯枝正在头顶摇晃,我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里,混着父亲在阳台目送我时轻轻关窗的响动。

现在经过街角早餐铺,能准确说出哪家油条最酥脆。当同桌抱怨书包太重时,我会教她调整背带长度。原来成长就像揉皱的作业纸,那些被迫展开的折痕里,藏着意想不到的工整。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