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让温暖自然流淌

 浏览:3435 次
 0篇评论

消毒水的气味在走廊里弥漫,输液室的白炽灯晃得人眼睛发涩。作家第三次调整坐姿时,注意到实习护士手腕在微微发抖。胶管在年轻姑娘指间像条不听话的银鱼,针尖第三次偏离血管时,作家把将要出口的抽气声咽了回去。"别紧张,我年轻那会儿学织毛衣,戳破手指的次数比这还多呢。"当第四针终于成功时,姑娘口罩上方的眼睛泛起水光,让她想起医科大实验室里熬夜练习静脉穿刺的女儿。

这种相互理解的暖意,在街角咖啡馆同样上演。服务生端着新煮的红茶走向靠窗座位时,注意到客人的银勺在杯沿焦躁地打转。"牛奶结块了!"面对指责,服务生没有急着辩解,而是俯身观察漂浮的絮状物:"您点的柠檬挞酸甜可口,但柠檬酸遇到热牛奶确实容易结块。给您换杯鲜奶红茶可好?"原本剑拔弩张的顾客赧然一笑,这场景让我想起《围炉夜话》里的箴言:"以情度情,终无拂意之事。"

站在他人视角看世界,就像给黑白照片涂上色彩。去年校运会上,我作为志愿者给运动员递水时,总以为他们需要的是冰水降温。直到听见跳高冠军对同伴说:"真想来口温水润润喉咙。"这才惊觉剧烈运动后喝凉水容易呛咳。自此我的服务台上总备着温盐水,这个改变竟让班级获得了"最贴心服务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智慧穿越千年,在当代依然鲜活。当我们用换位思考作舟,用同理心为桨,人际交往的河流自会载着理解与善意,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奔涌。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