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殿堂里的奇思妙想

 浏览:5656 次
 0篇评论

七月的上海暑气蒸腾,我攥着世博会地图的手指微微发汗。穿过法国馆的薰衣草花海,绕过德国馆的机械臂展区,当那个浑身长满水晶尖刺的建筑跃入眼帘时,我听见同行的阿琳倒抽了一口气。

这座由六万根透明亚克力管组成的"蒲公英"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光晕,每根管子里都藏着凝固的时光——那是从千年古莲到高原青稇的各类种子,如同被施了魔法的琥珀。排队等候时,我踮脚数着管子里星星点点的褐色颗粒,忽然被空调冷气激得打了个喷嚏,惹得前边穿汉服拍照的姑娘笑出了酒窝。

踏入种子圣殿的瞬间,闷热空气里飘来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指尖触碰冰凉的亚克力管壁,突然发现某根管子里蜷缩着朵干枯的鲁冰花,薄如蝉翼的花瓣让我想起奶奶压在字典里的红叶书签。转角处悬着颗足球大的海椰子,讲解员说这种"海底总动员"里出现过的种子,在马尔代夫的海滩上漂流十年仍能发芽。

最让我挪不开步的是"真菌工厂"展区。玻璃罩里,平菇菌丝正沿着电路板纹路生长,像给电子产品织了张蕾丝网。旁边视频播放着科学家用菌丝体制作包装材料的画面,废弃的麦秆在真菌作用下变成可降解的快递箱,这让我想起老家秋收后焚烧秸秆的浓烟。展板上一句"给垃圾第二次生命"的标语,在幽蓝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当暮色给黄浦江披上淡紫纱衣时,英国馆的尖刺开始流淌月光。白天吸收的太阳能化作星河流转的光带,亚克力管里的种子们仿佛被施了苏醒咒,在光影中跳起沉默的圆舞曲。我摸着口袋里的橡果钥匙扣——这是在纪念品商店用三个矿泉水瓶换的——突然觉得每个生命都是造物主写的诗,而人类终于学会了轻声诵读。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