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正义的微光
暑假的蝉鸣声里,我窝在藤椅上追完了《佳人当道》。当看到女主角在法庭上为孤寡老人据理力争时,她手中翻飞的法律文书仿佛化作白鸽,在肃穆的国徽下振翅高飞。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真正的律师不是西装革履的精致摆件,而是手持天平丈量人间冷暖的摆渡人。
记得剧中有位农民工大哥攥着皱巴巴的欠条,在律所门口徘徊三天不敢进门。实习律师周乔方蹲在台阶上和他分食烤红薯,用方言讲解劳动法条文。这个画面让我想起小区门口常年摆摊的修鞋匠王叔——去年他的工具箱被城管没收时,不也是这般欲言又止的模样吗?原来正义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天平上,而在这些细碎如星火的日常里。
我开始在书桌前贴满便利贴:左侧写着"民法典第1254条",右侧记着"校园欺凌的取证要点"。每当背法条背到头晕眼花,就摸摸抽屉里珍藏的铜制天平钥匙扣——那是去年参加模拟法庭获得的奖品。审判长当时说的话犹在耳边:"法律人的眼睛既要像显微镜洞察秋毫,又要像望远镜眺望人间。"
或许未来的某个清晨,我会穿着略显宽大的律师袍,在调解室里听满脸皱纹的老农讲述果园承包纠纷。阳光斜斜地爬过调解协议,照亮条款里"每亩补偿标准"的数字。当老人用生满老茧的手指郑重按下红手印时,那些在自习室里啃过的枯燥法条,终将化作滋润干涸土地的春雨。
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